庆阳市教育局门户网站
 旧版浏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教育资讯政策法规信息公开在线服务教育专题招生考试教育科研教育文苑图说教育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科研>>教育论坛>>正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庆阳一中校本课题组陇南学习考察报告

2015年06月29日 16:54 张文玺 点击:[ ]

为了学习借鉴陇南教育先进经验,以课题为载体,推动我校文化、德育、课程、课堂等工作上层次、上水平,为校本课题组提升研究能力积蓄力量,在学校理念文化研究、德育“五化”研究、课程多样化研究、魅力课堂行动研究等方面寻求突破, 6月上旬,学校组织四大校本课题组部分研究员赴陇南一中、文县一中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学习交流活动。

一、考察概况

本次活动以四大校本课题组骨干研究员为成员,组成13人的学习考察团,由石峰书记带队,带着问题和任务参加了活动。在此期间,考察团分别与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科任教师、教研员交流,学习了两校文化、德育、课程、课堂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向对方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概况与基本做法。

考察团所到之处,两校都非常重视,安排周到细致,介绍系统详实,点点滴滴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开放意识、谦虚胸怀和务实之风。课题组成员看的目不暇接,听的细致入微,不断询问各自关注的问题,不断拍摄亮眼的镜头,不断索要对方的资料,不断记录值得学习的经验,老师们谦虚好学的品质、勤奋敬业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务实高效的作风、友好交流的人气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察团通过与对方研究人员分组对口交流研讨、个别访谈、会议研讨等形式,聆听了专家阐释并观摩了学校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资料与师生表现,进教室观摩了课堂教学研究实验效果,查看了德育工作制度设计与实验效果,现场观摩了陇南一中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茶文化、油橄榄特色课程,给课题组人员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考察结束后,窦兴文校长主持召开汇报会,各课题组对所见、所闻、所思、所行进行了逐个汇报,13个成员全部发言,特别是5名教师代表畅所欲言,见仁见智,对如何学习先进经验,实现我校科学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普遍感觉到学有所获,不虚此行。两校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长于创新的研究精神、抓实抓细的工作作风使课题组研究人员深受感动和教育。特别是陇南一中先进的学校文化、以人为本的品德教育、特色多样的社团课程、富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值得学习研究,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大家普遍认为,这次学习考察主要有四大收获:一是深化了认识。两校均系“5·12”灾后重建学校,校园规划设计科学,功能分区布局合理,风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特别是他们发展的理念、激情、办法和作风很值得我们学习。二是开阔了视野。在考察过程中,许多老师都无不感慨,他们工作力度之大,工作落得之实、做得之细、人才干事创业精神之强,让我们大开眼界。三是学到了经验。两校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各有新招,他们的管理机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既更好地遵循了教育规律,又更好地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四是增强了紧迫感。大家从两校飞快的后起变化之中,感到了压力和动力,增强了紧迫感。

陇南一中原名武都县初级中学,1939年8月创办, 1998年过渡为独立高中,2005年陇南撤地建市后更名为“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2008年“5·12”地震后,学校得到陇南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深圳人民的大力援助,完成了新校选址和建设工作,2011年搬迁。

新校区位于武都区城关镇石坡坝,占地面积207亩,其中体育场82亩,建筑面积64217.36平方米,有教职工216人,学生2650名,他们有多媒体教学网、校园安保系统、校园智能网络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自动办公系统、一卡通系统等,校园网站、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多媒体电子图书馆系统、音视频点播系统、精品课堂录播直播系统、课程平台、中央电教馆资源库、联想传奇资源库、科利华电子图书馆、网上阅卷系统、FTP服务器等各种资源在学校广泛应用。

近年来他们狠抓“六支队伍建设”,实施“十二大工程”,开创了快速发展新局面。2014年高考取得可喜成绩:一本上线率达到了26%(理科达到30%);二本及以上上线率由2013年的43.9%提高到了57.1%(理科达到66%),增长了14%。

文县一中创建于1942年,现为陇南市“示范性高中”。有教职工240人,高级教师43人,硕士和本科以上学历者216人,学生2865人。学校占地面积2658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509平方米。他们多媒体教学厅19个,电子阅览室、备课室各1个,有图书馆大厅、阅览大厅和艺术排练厅各一个,声乐、器乐、美术、心理咨询、资料室等功能用房12个。2010年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目前已有5500多人考入高等院校学习,其中部分学生考入了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开等知名重点大学。先后被评为陇南市“文明单位”、“科技示范学校”、“基础教育示范学校”、甘肃省“无烟学校”、教育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

二、经验启示

(一)从区别中学经验

在考察中我们感到,两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各自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之路,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1.理念文化形神兼备,发挥了先导引领作用

(1)理念文化集班子、师生、家长智慧于一体,从历史积淀中生根,在现实需要中成长

陇南一中继承优秀历史文化,结合现实发展需要,在已有理念文化基础上,班子集体研究,凝练出新的理念文化体系,多次召开班子、教师、学生、家长会议讨论、修改、完善,几上几下,最终成型。两校文化紧贴实际,避免了求大的问题。陇南一中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养正成人,弘毅成才”的校训和相应的教风、学风,处处体现了人是起点、人是根本、人是目的、人是核心、人是关键、人是主体的理念,成才先成人,成人先育人,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加以落实。特别是他们提出“凝心静气,追求卓越”的校风,很符合教育的需要和特点,发挥了良好的教育功能。文县一中提出了“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家庭幸福负责,为社会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励志,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从人出发、向社会负责的理念值得学习,校训把品德、励志放在首位,尊重了教育规律。

(2)理念文化不仅具备观念形态,关键是形成了实践形态,其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是其理念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

首先,校园整体设计、环境建设凸显理念文化。陇南一中建设时有校方参与,在设计上突出“一体两翼”的整体规划,校园建设中轴带高于两侧,一体即中轴带,主要是教学楼和办公楼,右翼为活动区,左翼为生活区,喻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两侧分别彰显学校校训——“养正成人,弘毅成才”中的“成人”和“成才”两个方面。

其次,重视理念文化的诠释和内化,理念文化变成了行为文化。许邦兴校长为我们解释其学校理念文化的含义时,把握基础教育的育人特点,逐层深入诠释“养正成人”到“弘毅成才”的先后顺序,彰显陇南一中重视成才的同时更重视“成人”的教育。并以其“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办学理念为纲,为我们具体阐释了如何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能担当,有爱心、能宽容,有思想、会表达,有理想、能成才,有修养、显素质”的“五有”学生。其他领导及老师也能为我们解说“凝心静气、追求卓越”的校风的形成和意义,学生也能对答如流,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对学校理念文化有进一步的理解。校门设计、校园规划、各种警示标语、学生守则徒手画、校园塑像的选取甚至连学校理念文化的建构都有师生参与,师生是学校的主人。教师、学生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其行为文化与理念文化高度默契、和谐统一,理念文化不但生了根,而且结了果。

第三,将抽象文化具体化,在细节处彰显理念文化。陇南一中大门是师生共同设计的,整体像是一部翻开的书,中间是三页书,化用《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象征学校是人生的开始。左边有六页书的形象,取喻学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右边是九页书的形象,象征更快更大更强,隐含的1939是其建校时间。九页书再向右分别是孔子像的浮雕和分别取自《论语》的三段话的一面墙,喻指要重视传统教育中对人的培养。而最左边又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模具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喻指不放松自然科学的学习。一边是传统文化,一边是自然科学。更可以说一边是成人、一边是成才,也彰显了学校的校训。进校门有陶行知像,意思是按照陶行知思想指导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的主体建筑像是一艘船,三栋教学楼分别是“起锚楼”、“扬帆楼”和“远航楼”,分别是高一、高二和高三的教学楼。他们将校训和校风融入到校歌的歌词中,师生都会唱,且每天都在播放。另外,学校还通过校园电视台播放相关节目。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在校园有可以涂鸦、办专栏的场所,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展示学生才华。

第四,以史明志,重视校史资料的整理与挖掘。两所学校都建立了资料详实的校史馆。学校理念文化的发展按时间顺序梳理,让我们很清楚的了解了其建构与发展历程。

第五,以理念文化为统领,彰显其制度文化。翻开厚重的《陇南一中年鉴》,赫然映入眼帘的就是其理念文化的阐释,紧接着是当年的教代会、“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及毕业班全部学生的分班合影,一个都不能少。细数卷内各项制度,激励性、发展性强的制度居多,教风评比、专业竞技、养成教育、社团课程的制度居多,仅2014年一年,他们就制订了《非教学人员年度考核办法》、《非教学人员金牌服务奖励办法》,《教学质量奖励办法》、《班级管理质量奖励办法》、并修订了《教学人员年度考核办法》、《高考奖励办法》、《教学名师评选办法》、《教学新秀评选办法》等,这一系列制度设计均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2.“一体化德育”是“养正成人,弘毅成才”校训的实践探索

陇南一中认为,普通高中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以“成人”作为价值取向的,要成“才”必须先成“人”。从学生一进校就加强养成教育,贯穿于三年全过程,使养成教育的内容系列化,课程化。

陇南一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辩证的思维方式、健康的心理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个性人格”为目标,以细致入微的养成教育、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别开生面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政教处、团委、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全员参与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管理体系, 2014年被评为“甘肃省首批德育工作示范学校”。

考察团从两校精细化管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职工共同的价值追求中,看到了他们对教育理想的真正追求。

(1)教育永远重于教学:“养正成人”教育落实了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陇南一中在教代会上如此《报告》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全充分发展。一是加大了食堂管理、住宿管理、出勤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中心、校医室的作用;二是坚持“三操一课一活动”,保证学生不少于8小时的睡眠时间,确保学生安全健康;三是以学生卫生习惯、作息习惯为抓手,坚持养成教育不放松……可见,他们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安全放在了首位,把养正成人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始终没有偏离其办学理念总方向。

(2)研究型、创新型德育更贴近当代中学生生活实际

陇南一中树立“科研兴教”的理念,采取边学习培训、边实践的科研方式,建立德育科研队伍;采用常规和专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改学科组为年级教科研组,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到各项育人活动由年级组长负全责,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把德育工作作为研究过程,提高了德育层次和水平。特别是领导在听课、评课中注重德育评价,教师在听、评课中交流德育,难能可贵。

(3)以人为本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和实践

陇南一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名师建设品牌课程,名师和品牌课程支撑名校,名校吸引优质生源,可见,其教育者、受教育者都能“以人为本”。与每个老师交谈,他们心中都铭刻了许多老师和学生的故事,他们以同伴和学生为自豪,以获得同伴友谊和学生成长为骄傲,他们也谈教学成绩和学生分数,但人人都不唯分是举,不但目中有人,嘴上有人,更可贵的是心中有人,人在行动。

(4)“塑造灵魂的工程”始终统领着“维持秩序的过程”

陇南一中不仅在德育价值目标上对全体学生进行高起点引领,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基础德行、品格的培养,以塑造灵魂的活动为载体,更多地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去寻求德育的契合点,真正实现德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注重德育的“低重心”和“适应性”,重在塑造、激励、引导学生,通过双向互动增强学生的内在需求动力。教育在上,管理其次,“理”字在前,“管”字在后。

(5)“一体化德育”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①可靠的队伍真正发挥了教育内能:“一体化”的队伍建设和考核评价

一是重视年级组建设,打造精干的德育工作队伍。年级组构成与我们基本相似。二是打造高品位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的任用由教师自愿报名,级主任挑选,年级组决定后才能上岗。加强对班主任岗前培训,举办师德讲座,组织观看《师道讲坛》、魏书生、李镇西教育事迹,提高班主任工作品位;建立班主任工作日志,定期组织主题班会课观摩,评比、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三是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潜力。

设置值周检查岗,加强上岗人员培训。培养班级达标检查员,监督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实;坚持常规,细化管理,严格评价标准,加强常规考核,包括迟到、卫生、纪律、常规教育活动等四个方面20多项。班级考核周评、月小结,每学期评选先进班集体和模范班主任;对违纪学生处理十分严格。如抽烟、带手机等一经发现,正招生降为借读生,家长领回教育一周,借读生取消资格。屡教不改的,勒令退学。

②身心健康两手抓:“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陇南一中建设了心理健康个体咨询室、集体咨询室、情绪宣泄室、智能呐喊宣泄室、智能击打宣泄室、沙盘游戏室等,安排专业教师,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③德育活动富于特色:“一体化”的主题活动

陇南一中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向国旗敬礼!”活动、每月两次的“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可爱的祖国”主题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小习惯铸就大人生”主题班会课、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等主题教育月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④校园处处在育人:“一体化”的育人环境

陇南一中利用教室墙壁,张贴书画、各种规章制度等,激励学生进步。校园环境优美,名人雕刻、“我的舞台”、“艺术长廊”、“心灵港湾”、 “安全教育”、“情感驿站”、“我爱祖国”等众多师生习作、文化展版等人文景观造型别致,意蕴深厚;各种装饰点缀、“高考名校学生”宣传牌,文化展牌、“校园之星”宣传栏、“模范班主任”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月公布栏、指示牌等公共设施与文化元素融为一体,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领学生成长。

3.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其新课程改革的鲜明特色

(1)抓住“课程”这个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适应学生的教育”在多样化、选择性强的社团课程等方面得到体现

陇南一中全面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办学理念,把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寓德育于班级建设、养成教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的特色德育体系。青年教师“1359”成长计划的实施,较大限度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发校本课程45门,既为学生搭建了发展特长的平台,又以课程的实施保证了社团的健康发展,满足了学生选课的需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学校特色。学校于2014年11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特色实验高中”。

(2)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有效载体

陇南一中最抓眼球的是社团活动楼,这是他们实施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特色学校创建的主阵地,陇南一中的社团活动,在类别上,有五大类45个,我们相对较少,在落实上,有专门的场所和辅导教师,在对象上,要求高一、高二学生必须参加,我们系自发申请,在管理评价上,他们做到了时间、地点、人员三固定,作为课程纳入考核和评价,特别是茶艺课程、油橄榄加工等课程是凸显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县一中也明确提出了“道德讲堂常态化,课程建设规范化,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特色学校创建目标。

一是校本课程序列化,45个社团58门课程有机结合,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如:商务、谈判、社交、心智模式;演讲与辩论(博艺演讲社);器乐演奏(器乐社);写作技巧和优秀案例(致远文学社);书法与绘画(墨客书法社团);琴人合一(等七路吉他社);“初音未来”主持人;朗诵与激情(诗歌朗诵社);英语写作(超级雷声英语社);棋类竞技策划与实践(棋缘阁);中学生志愿服务(志愿者协会);采编常识(晨曦蓓蕾校报);Growing(英语报);积极心理学(心理学社);Flash动画制作(计算机应用协会);旋动乒乓球(旋动乒乓球社团);异想天开、再造校园;羽毛球(羽皓羽毛球社团);篮球基本技术教学(陇腾篮球社);兰天排球(兰天排球社团);中学生武术(武术社团)茶艺课;画沙美术(画沙美术社团);合唱艺术(合唱社);心动力台球(心动力台球社团)等。文县一中的特色课程是白马藏族文化课程,由当地的白马文化研究专家开设。

二是通过长期坚持,不断优化,孕育出多门精品课程。

三是学校为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经费支持和设备保障。

(3)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陇南一中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样化,社团活动课程化,社会实践课程化”的具体思路,把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路子。

①不断发展学生社团数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加入至少一个社团,且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社团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培育明星社团。

②坚持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每个社团都要开发出至少一门校本课程。

③社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做到社团活动过程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而且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

④建设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做到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无缝对接。

⑤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⑥茶艺课程、油橄榄课程富于地方特色,而且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可想而知,单就茶艺课程就对学生的形体、气质、茶道、交际等各方面大有裨益。让学生投入到感兴趣的特色课程中去,就降低了无聊滋事的概率。

4.抓住了“课堂“这个新课改的阵地:“三三三教学模式”、“自主课堂”正在为落实生本地位进行着坚实的努力

(1)开放办学:专家资源为学校添翼

陇南一中与“基教中心”合作,成为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优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校。基教中心名师专家组成授课团队,在物理、生命科学、信息工程、人文素养等专题知识方面为实验校举办讲座,与学生互动。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个学科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每学年每学科指导8天。基教中心组织教授或名师专家指导实验校全面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小课题研究及规范撰写小论文等,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鉴定。在《北京大学选拔优秀学生的标准及选拔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引领下,实验校做好高一、高二阶段应对高考、学科竞赛以及高校自主招生的相关准备工作,通过相关测试协助实验校学生进入北大。

(2)动真格:把名校合作引入课堂主阵地

陇南一中建立教师访学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在与省内的师大附中、兰州一中、天水一中等名校建立联系的同时,与省外的成都七中、衡水一中、银川一中、南菁中学也建立了友好关系,特别是成都七中直播班的开设,对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业务能力、培养尖子生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他们还动真格:每月一评“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每周一评“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试行学生“选教师上课制”、“选班主任制”。

(3)注重过程与细节:追求教育教学管理的最大效益

陇南一中出台了《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程结构实施方案》和《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作为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把集体备课、集体听评课、人人公开课落到了实处;二是不断总结优化“三三三”教学模式,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了教学过程中;三是深化新课程理念,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四是不断加强导学案、作业布置与批改、自习辅导、课堂纪律、考试环节的管理;五是进一步完善了有关考核标准,构建了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

(4)“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还自主学习权给学生

陇南一中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分层教学、消除盲点”的总要求,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一是坚持 “三备一反思”的备课模式。

二是做实、做细、做优教学环节。首先抓实课前预习环节,真正做到先学后教;其次,课中让每个学生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根据学生学的情况,确定重点、分解难点,同时对接考点。第三,课后精选高质量作业,建错题库,聚焦每个学生的每道错题及其相关的模糊知识,消除知识盲点;第四,鼓励老师自出练习题、自命考试题。

三是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四是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及时公示过程性检查结果,奖罚分明。

(5)把科学、严格的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①制度适合校情。他们推行教育、教学岗位责任制时动了真的,干得好与坏一下子拉开几十分,考核总分与奖金挂钩,真正体现了干好干坏大不一样。

②领导站在前列。在推行责任制过程中,领导站在前列,自我加压。在检查、考核、兑现时,坚持不对领导照顾,领导成员包括校长本人该罚则罚,决不手软。

③在“严”、“细”、“实”上下功夫。在常规管理方面,班班有课内纪律记载簿,课上学生违反纪律,任课教师作好记录,课后教育。上课间操、开会、看电影,值日老师都带上常规记载薄,当场记载评分。就连食堂都由调研员和工会主席亲自管,任何操作的一个细节都可以监控。晚上睡觉,校领导、部分教师和学生一样,睡在宿舍里,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既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又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同时,也便于检查指导。严格的管理,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④敢于碰硬。管理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思想教育斗争的过程。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学校坚持天天找问题,敢于硬碰硬,发现问题决不绕道走,也是他们的实际行动。

在陇南一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整合,他们想到的都说到了,他们说到的都做到了,他们做到的都做好了;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与整合,现代人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与中国传统文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可以看到教育与做人的统一与整合,为做人而教育,通过做人而教育,使做人与教育高度统一;可以看到学习与生活的统一与整合,学生在活泼愉快的生活中学习,在紧张有序的学习中生活,生活、教育、学习融为一体。

他们重视研究过程的物化和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形成性评价的资料十分丰富,特别是其班主任工作手册设计很细、很具体,班主任工作很扎实、很到位。

5.政府优先发展教育,全民支持大办教育动了真格

“办教育是政府行为”在两校得到充分体现。陇南市政府争取深圳投资数亿元,建成了新陇南一中、文县一中。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市上领导都亲自参加,现场办公,尽量给予经费、人才、政策等方面最大的支持,也引导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教育事业发展,为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从比较中找差距

在考察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两校教育已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相比之下,我们在一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

1.敬业精神

陇南一中在2014年一年内先后获得“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甘肃省特色实验高中”、“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甘肃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5项省级称号,同时获得“国家节能先进单位”荣誉,而且还成为“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校”,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说明了一条真理,即实干出成绩、敬业创辉煌、只有辛苦才会有收获的硬道理!

文县一中作为一所县中,凭着二、三流的生源条件,靠着一批正在培养中的教师,高考成绩连年稳步上升,其坚定不移的干事创业精神和信念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2.思想理念

考察团成员听课之后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的老师都怀着强烈的新课程实验愿望,其文化素养和能力水平也并不比两校教师差,但为什么新课程实验的步履却举步维艰?通过考察我们得知,那就是我们已有的“经验思维”在起作用。当这种经验思想还能派上用场的时候,人们是不愿意轻易放弃的,更何况现在还有许多相关因素在强化这种经验思想。但在陇南一中却不行,这种经验思想一定要在改革之中实现动态重组,而一旦实行了改革,他们的教育实践就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我们学习陇南一中,首先就得学习他们“重组经验思想”的决心、勇气和行动。同时还得学习他们忠于事业、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和把学生当人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德育工作

两校都无一例外地把德育放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德育工作循序渐进,目标化、序列化、层次化,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评价,级级有重点,班班有特色,年年有创新。

陇南一中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彰显、潜能充分开发,为每个孩子的进一步成人成才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天地,他们实施“身心健康、养成教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学风建设、学生能力和校园平安”七大工程。养成教育做得“细”、做得“实”,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生生活、饮食起居、学习、卫生、纪律等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且持之以恒,毫不放松。陇南一中学生吃饭的排队、洗碗等都有硬性规定,违反了就扣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德育积分。学生发型都有统一标准,且在校门处供学生参照。每个公寓都有“滋兰阁”、“修齐屋”等教育名称。教师、学生见到外人,都热情打招呼,彬彬有礼,很有素质,学生读书习惯好,养成教育效果明显,周末学生都可以在图书馆阅读、电脑室上网,校园墙面整洁,卫生间特别干净,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平时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多么到位,“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支持。校园不同区域精心制作了人文化、生活化的宣传标语,“感动中国十佳人物”、学校“最美孝心少年”、特别是校友和学生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变成了“手绘画”,创造了浓郁的育人氛围,使学校处处体现育人宗旨,真正把学校建成了育人的沃土。而我们在正确处理育人与教学的关系上存在不足。

4.课堂教学

陇南一中摒弃了“以教为本”的思想,在学生需要时启发其动脑子,把教师讲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而且他们并不简单划分时间,更注重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因此,在陇南一中听课,给人的感觉是:真实、朴实、平实、踏实。

文县一中重点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引导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教务处定期向全校推出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课,备课组学习研讨,坚持人人反思、堂堂反思,实验班班主任坚持每天与学生交流教学实验情况,向科任教师反馈。实验班教师不积极实施“自主课堂”的,第一次由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谈话整改,第二次由教务处和教学校长谈话整改,第三次确定为三级教学事故,第四次确定为二级教学事故……课改走到强行推进的地步了。学生的一切是决定他们教学的标准,而我们有时候更多的关注了清华北大,更多的关注了上重点、二本的学生分数。

学习考察后我们深深感到,我们在思想理念、教育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与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他们讲认真、抓落实、重细节的工作作风更值得我们学习。

三、几点思考

两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启发我们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一)加强学校理念文化的反思与重构,重新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先进理念,是推动学校“提速发展”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们的理念还欠缺先进性、引领性,部分干部、教职工安于现状的思想还存在,缺乏干一番事业的决心,缺乏挖掘自身潜力的自觉性,缺乏提高工作效率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措施。因此,要缩小“发展差别”,首先就要缩小“理念差别”。要加快课题研究步伐,扩大参与面与影响力,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发展实际中去,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工作有新局面。同时,还要看到,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要乘势而上,乘胜追击。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重新定位课题名称,精准筛选研究内容,采取多种有效方法,一方面动员学校七十多年来各方面代表性人物,重视与老教职工、校友的联系,与他们进行精神对话,总结学校文化,一方面挖掘校史档案资料,动员师生共同参与,发动课题组成员深化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开放的理念,整体设计,分步推进,使课题研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要多渠道让学校新文化深入人心、外化于行,真正用文化引领行动。要重视环境文化与理念文化相统一,重视本土文化的挖掘、利用、教育和传承。特别要以理念文化为指导,重视制度文化的反思与重构,在制度文化的人文化、具体化、精细化、形象化方面下功夫,让制度深入人心。

(二)以德育“五化”行动研究为载体,全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学校“突破发展”的当务之急

同两校相比,我们对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研究不够、创新不够、指导不力,在与年级组管理配合过程中有推诿思想,导致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是我们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这次要以德育“五化”行动研究为载体,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一点一滴抓起,真正把空洞的说教、生硬的约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根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选择侧重点和突破口,下功夫抓好落实。

借助《德育“五化”行动研究》,重新审视德育工作方向,分年级、分阶段确定德育目标和重点,细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优化德育工作措施,强化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健全班级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和制定新的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把德育工作与教学过程同评价、同考核,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把德育工作从“嘴上”落实到“行动上”。重点强化包括诚信、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在内的养成教育,从问题出发,通过研究和推广,着力纠正学生中存在的课堂纪律一放就乱,个别学生文明礼貌习惯差、卫生习惯差、迟到、抽烟、带手机、课间起哄、早恋倾向等问题,纠正打饭不排队、饭后不洗碗、就寝不按时、楼道不让路等细节问题,用养成教育效果检验课题研究成效。

(三)重塑“教育者”的“教育精神”,下决心解决教职工“动力不足”问题,是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些教师“敬业精神缺失”、“专业能力不足”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要坚持“师德与师能并重”的原则,继续深入开展以“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宣传教育,逐步改革聘任办法、研修办法、评价办法和评优办法,从机制上为教师敬业乐教、积极进取搭建平台。要不断强化三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并通过各类评优活动,鼓励和引导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充当中坚,形成梯队。要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从骨干教师中培养、储备管理力量,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逐步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学校管理者。

(四)以课程多样化行动研究为载体,把新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是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所在

我们要按照既定的课程多样化方向,重新定位课题研究名称,按照“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多出精品,评价多元,提升素质”的总体思路,将德育课程体系放在首位,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同时,将社团活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纳入校本课程总框架,对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实行全方位研究,使校本课程有目标、有管理、有指导、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规范化,使我校课程多样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此基础上,要在校本课程的特色化、精品化上下功夫,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展形式、丰富课程门类与内容、规范课程管理和实施、提升课程层次和水平、优化课程效果和评价、提高课程品位和实效,特别是面对众多优秀学生的实际需求,研究开设一些数理方向、理工方向、科技创新、实践创新类课程,开设富于地方特色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等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建构“面向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型校本课程体系”,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长环境,把新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五)以魅力课堂创建行动研究为带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是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所在

我校实施的“三轮五年新课改三步走计划”,利用五年时间,通过三轮课改实践,实现三段推进目标,现在进入“校本特色,魅力课堂“关键阶段,如何在巩固“3520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原则”、“九段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的突破,在“教有模式”和“教无模式”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打造出体现生命价值和创新价值的精彩课堂,打造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灵动课堂,课题组应该分年级、分学科、分课型研究细化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和类型,提出科学、实际、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和“一堂好课”的标准,使学校评有依据,有指导性,教师改有标杆、学有模板,在“入格”的基础上再实现个性化创新,达到“出格”、“升格”的境界。

特别关键的是,课题组应在加强研究的同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推进办法,要在过程落实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实验工作之中,通过实验和推广,使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实现新的提升。与此同时,把教研组、备课组作用落到实处,把每一节课变成研究课,用研究的方法、实验的过程对待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彻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更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找到“学”与“教”的最佳切合点,以课题研究为带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六)切实争取政府支持,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经费短缺、人员紧张、干部老化、教师聘任难、绩效工资盘中切糕、社会大环境不宽松一直是困扰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矛盾。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要争取政府将教育的经费、人才投入作为落实政府行为的重要任务,花气力解决教师聘任问题,让校长轻装上阵,让教师无后顾之忧。

(七)提高素质,改进作风,脚踏实地,少说多干,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

人的素质尤其是干部、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性因素。要千方百计优化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把那些愿为学校发展尽心竭力、又有能力做出贡献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二要切实做到奖惩并重,对那些不图名利、埋头苦干、勇于创新、成绩显著的人予以重奖,破格使用;让墨守陈规、不思进取成为“过去式”,真正形成脚踏实地、少说多干的良好风气。

本次学习考察只有短短的两天,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深刻领会和学习外校先进经验,正视问题,坚定信心,奋力改进,扎实工作,全面展开课题研究工作,用课题研究的新成效,推动学校工作整体提质发展,为把我校建成示范性精品特色学校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条:人人可教 皆可成材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点文章
  主 办:庆阳市教育局 承 办:庆阳市电化教育中心    网站地图
地址:甘肃西峰 电话:0934-8680276 传真:0934-868027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40001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