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教育局门户网站
 旧版浏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教育资讯政策法规信息公开在线服务教育专题招生考试教育科研教育文苑图说教育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教坛撷英>>读书沙龙>>正文
  

“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真实含义

2017年07月12日 09:11 镇原县屯字镇田岭小学 张雨梅 点击:[ ]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中颇有争论的,便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怎样一种读书方法,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还的得从一些历史渊源说起。

西汉时期讲灾异,东汉时期讲谶纬,专投皇帝之所好,部分经学家(当然也有一少部分例外)及训诂学家以牵强附会、堆砌文字、搞繁琐章句为能事,如秦延君说《尚书》“尧典”二字竟达10万多字,说“曰若嵇古”4字多至3万多言,甚至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汉代一些文学家和经学家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都是不厌其繁,多多益善,铺天盖地,使文学作品的义理阐发如同字典辞书,令人不能卒读。在统治阶级的有意提倡下,《诗经》及很多其他文学作品,都在经学家的“建构”中成了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这种影响流弊甚远,也延伸到了学术创作。

魏晋战乱频繁,统治阶级无力进行汉代那样的文化高压政策,加上文人心境的变化,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对文学的认识有了更为正确的切入点,汉代一些典籍的“微言大义”得到了魏晋读书人的理性认识,很多没有价值的繁琐章句被摒弃,加之当时文学与佛教、玄学等理论互相发展,“好读书,不求甚解”便有了它的时代因素。读书是为了娱乐和求知,远离这一目的去旁征博引,穿凿附会,那就是“甚”,也就是无中生有。汉儒的一些章句训诂,晋代人有意摒弃,不缠夹于字句,就是“不求甚解”。明代杨慎在《丹铅杂录》中说:“《晋书》云,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此语俗世之见,后世不晓也。余思其故,自两汉以来,训诂甚行,说五千之文,至于二三万言。陶心知厌之,故超然真见,独契古初,而晚废训诂,俗士不达,便谓其不求甚解矣。”类似于中国特定时期用阶级斗争学说牵强解释的一些文化典籍,读之,也便“不求甚解”的好。可以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不单单是陶渊明的读书趣向,更是晋代学人的整体价值追求。

当然,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相对应的还有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更侧重的是后者。他有自己的读书标准和审美趋向,不是“全盘接受”。事实也证明,读书过程中不加分析、不加取舍,全盘接受是行不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不会读书。陶渊明“好读书”指的是所有的书,“不求甚解”指的是其中牵强附会的地方,“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的是其中的精髓。他的这种读书方法,在当时很受人推崇,以至一种境界。魏晋人“越名教而崇尚自然”,讲究“兴会”,相对于汉代而言,是一种文学上的自觉和时代的进步。

至于后来这句话流变成了“好读书,惟不求甚解”甚至侧重于“不求甚解”,而专意避开“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实在是对陶渊明先生的一种误读,如若不对中国文学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便很难解释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陶渊明说“好读书”,侧重点在于“每有会意”,而不在于“不求甚解”。如果对一本好书,甚至对专业书籍,也“不求甚解”,那么也就谈不上“好读书”了,充其量也就是“翻书”罢了,距离陶渊明先生的读书境界也就差十万八千里了。

上一条:话说曹操 下一条:夜空中最亮的星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点文章
  主 办:庆阳市教育局 承 办:庆阳市电化教育中心    网站地图
地址:甘肃西峰 电话:0934-8680276 传真:0934-868027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4000124号-1